首页 >  第86章 >  目录

第86章

  
A-
A+
    “这首诗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宋朝皇帝写的?里头掺杂着功名利诱的味道,而云鹿书院毕业的学子向来仕途艰难。”
    “辞旧考中举人时就感慨过,不知道将来会被外放到那个穷乡僻壤....”
    “我抄这首诗,不是戳云鹿书院的心窝子嘛,适得其反....”
    见他久久沉默,许新年眉头愈发紧皱,三位大儒里,张慎和李慕白一直期待着,陈泰则笑眯眯的喝茶。
    许七安收回思绪,拱手道:“学生献丑了,辞旧,替我磨墨。”
    许新年找到笔墨纸砚,摆在桌案上,亲手替堂哥磨墨,一手持笔,一手挽袖,笔尖在墨汁里蘸了蘸,扭头示意堂哥接笔。
    我那一手稀烂的书法就不丢人了....不,我根本不会书法.....许七安心里吐槽,表面摆出读书人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姿态,说道:
    “辞旧为我代笔。”
    许新年点点头,在案前正襟危坐。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许新年写完,放下笔,凝视着宣纸上字迹清俊的七言,双眼灿灿生辉,脸色略显激动。
    屋内短暂寂静,许新年体会着这首诗的余韵,三位大儒疾步走到岸边,沉默的盯着宣纸。
    无声的盯着。
    “好诗啊,宁宴果然有绝世诗才。”李慕白“啪”的一声,用力击掌。
    他神色异常兴奋,既有读书人看到一首好诗时的惊喜,又有学院学子看到此诗后会作何反应的期待。
    张慎没有点评,看着许七安的目光,愈发的欣赏和自得,好像对方真的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学生。
    “文字朴素,却意味深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谨言兄,还记得我们年轻时在学院求学的日子吗?”
    陈泰品味着这首劝学诗,只觉得入木三分,回味悠长。
    张慎愣了愣,回忆起了前半年求学的景象,怅然道:
    “说的不就是我们那时吗,我年少时家贫,每天只能吃两个馒头。时常半夜里饿的饥肠辘辘,强撑着挑灯苦读。”
    李慕白幽幽道:“这就是你三天两头偷我鸡卵的理由?”
    张慎不悦道:“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那是借,我后来不是还你了吗。”
    李慕白吹胡子瞪眼:“贫苦时一枚鸡卵,不啻于如今千金万两。”
    陈泰“咳嗽”一声,打断两位好友的争吵,望向许新年:“辞旧,春闱之后,不管名次如何,你都有出仕的资格,有考虑过将来吗?”
    忽然切入正题,让众人有些不适,张慎和李慕白纷纷闭嘴,下意识的为许辞旧谋划。
    陈泰看了两个欲言又止的大儒,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通常来说,先留京后外放,是官场升迁正途。我虽不为官,但在大奉官场有几分脸面,倒是可以为你谋划留京。”
    身为老师的张慎立刻眉开眼笑:“如此甚好,辞旧,还不快谢过陈兄。”
    “不必不必,如果真要报答,老夫确实有个想法....”陈泰笑道。
    听着老友的话,张慎和李慕白觉得哪里不对劲。
    没人说要报答你啊。
    只听陈泰笑眯眯道:“宁宴啊,你是块璞玉,想要成材,尚需雕琢。这两老匹夫活糙的很,你转投老夫门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