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 A-
- A+
于是将这件事压下不提。
等到孙氏进门,三朝回门的第二日,穆从文就没按捺住再次提出了要将红儿收为通房。
孙氏大怒,只觉这是红儿在挑衅于她,又哪里能同意,甚至还因此负气之下回了娘家。
但收个通房而已,在高门大宅之中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是孙氏的娘家人也觉得为着这么个玩意儿如此闹腾是孙氏不该。
于是,孙氏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认下了这件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孙氏就完全接受这件事了,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仗着正室的身份发落那通房丫鬟也是常有的事,为此与穆从文之间更是没少起争执。
对于那时的孙氏来说,她的新婚生活除了这个膈应人的通房,就再没有别的不完美了。
当然,随着日子一天天一年年的过去,不完美的就不再是她的新婚生活,而是她嫁给穆从文之后的所有日子。
而那个通房丫鬟,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成为扎在她心里的一根刺,让她始终意难平。
这种意难平,哪怕后来穆从文再纳了一房姨娘也没有消失。
因为视这通房丫鬟为眼中钉,孙氏可谓是时时盯着她,但凡是穆从文去了那通房的房里,孙氏一定会让人送上一碗避子汤,并亲眼盯着她喝下。
这样的情况直到孙氏有了穆珩的那一年。
那一年,也不知是有了疏漏,或是那通房丫鬟阳奉阴违,总之那通房竟与孙氏前后脚有了身孕,甚至穆从文在知道之后还直接将那通房提为了姨娘。
孙氏怒不可遏,但也无可奈何。
那时的侯府是杨氏掌家,那红姨娘又有穆从文护着,孙氏就是再怎么愤怒,也不敢出手对红姨娘做些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红姨娘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为着这事,已是第三次做母亲的孙氏甚至对于自己腹中的孩子的期待都少了许多。
若只是如此,其实也就罢了。
红姨娘与穆从文再怎么有情分,她生出来的孩子也只不过是庶子庶女罢了,作为嫡母的孙氏若是想收拾一个庶子庶女,那简直是再容易不过。
可谁也没想到,红姨娘确实生下了一个庶子,但那个庶子在还未满月的时候就夭折了。
巧合的是,红姨娘生的孩子前脚夭折,后脚穆珩就出生了。
红姨娘这么多年来好不容易有个孩子还夭折了,受到打击之下竟变得有些疯癫,也不知道听谁说了她的儿子和穆珩前后脚一死一生,竟固执地认定了穆珩就是她死去孩子的转世投生,甚至还趁着孙氏不注意闯到了孙氏房里,抱着尚在襁褓中的穆珩就跑。
侯府里这么多的人,自然不可能真的让穆珩被红姨娘抱走,可红姨娘被拖走时那尖利的喊叫声,却从此留在了孙氏的心底。
“那是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转世来寻我了!”
“你还我孩子!”
……
一个神智不清的人说的话,原本是不应该有人信的,但也不知道为何,自那之后,每当孙氏看着襁褓中的穆珩,便总会想起红姨娘的这些话,对穆珩的疼爱也在这一字字一句句中渐渐被消磨。
等到孙氏进门,三朝回门的第二日,穆从文就没按捺住再次提出了要将红儿收为通房。
孙氏大怒,只觉这是红儿在挑衅于她,又哪里能同意,甚至还因此负气之下回了娘家。
但收个通房而已,在高门大宅之中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是孙氏的娘家人也觉得为着这么个玩意儿如此闹腾是孙氏不该。
于是,孙氏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认下了这件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孙氏就完全接受这件事了,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仗着正室的身份发落那通房丫鬟也是常有的事,为此与穆从文之间更是没少起争执。
对于那时的孙氏来说,她的新婚生活除了这个膈应人的通房,就再没有别的不完美了。
当然,随着日子一天天一年年的过去,不完美的就不再是她的新婚生活,而是她嫁给穆从文之后的所有日子。
而那个通房丫鬟,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成为扎在她心里的一根刺,让她始终意难平。
这种意难平,哪怕后来穆从文再纳了一房姨娘也没有消失。
因为视这通房丫鬟为眼中钉,孙氏可谓是时时盯着她,但凡是穆从文去了那通房的房里,孙氏一定会让人送上一碗避子汤,并亲眼盯着她喝下。
这样的情况直到孙氏有了穆珩的那一年。
那一年,也不知是有了疏漏,或是那通房丫鬟阳奉阴违,总之那通房竟与孙氏前后脚有了身孕,甚至穆从文在知道之后还直接将那通房提为了姨娘。
孙氏怒不可遏,但也无可奈何。
那时的侯府是杨氏掌家,那红姨娘又有穆从文护着,孙氏就是再怎么愤怒,也不敢出手对红姨娘做些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红姨娘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为着这事,已是第三次做母亲的孙氏甚至对于自己腹中的孩子的期待都少了许多。
若只是如此,其实也就罢了。
红姨娘与穆从文再怎么有情分,她生出来的孩子也只不过是庶子庶女罢了,作为嫡母的孙氏若是想收拾一个庶子庶女,那简直是再容易不过。
可谁也没想到,红姨娘确实生下了一个庶子,但那个庶子在还未满月的时候就夭折了。
巧合的是,红姨娘生的孩子前脚夭折,后脚穆珩就出生了。
红姨娘这么多年来好不容易有个孩子还夭折了,受到打击之下竟变得有些疯癫,也不知道听谁说了她的儿子和穆珩前后脚一死一生,竟固执地认定了穆珩就是她死去孩子的转世投生,甚至还趁着孙氏不注意闯到了孙氏房里,抱着尚在襁褓中的穆珩就跑。
侯府里这么多的人,自然不可能真的让穆珩被红姨娘抱走,可红姨娘被拖走时那尖利的喊叫声,却从此留在了孙氏的心底。
“那是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转世来寻我了!”
“你还我孩子!”
……
一个神智不清的人说的话,原本是不应该有人信的,但也不知道为何,自那之后,每当孙氏看着襁褓中的穆珩,便总会想起红姨娘的这些话,对穆珩的疼爱也在这一字字一句句中渐渐被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