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 A-
- A+
所以,穆珩这个隆誉帝的心腹会走科举之路。
秋闱将至,京城会汇聚多地的学子。
而且,秋闱之后离着明年的春闱也不过是四个来月,冬日里不好赶路,许多举子都会提前进京,说不得秋闱之前就会有许多举子进京。
参加秋闱的学子,参加春闱的举子,这些可都是大安朝的栋梁之材,赶在这些人进入官场之前,隆誉帝这个帝王就先一步将人心给笼络了,还愁这些人将来不死心塌地的为他所用?
毕竟,所有读书人之所以读书,也就是想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更重要的是,就算那些把持着朝政与隆誉帝角力的老臣们看明白了隆誉帝的用意,他们也不能更不敢阻拦。
这些朝臣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住隆誉帝,但不管怎么样,隆誉帝是君,他们是臣,为君者收拢这些未来官场新鲜血液的忠心,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若是还敢阻拦,这岂不是在宣示他们的不臣之心?
没有谁敢这样做。
于隆誉帝而言,这是阳谋。
可想而知,那个被隆誉帝委以重任,主持文会的人,不仅是隆誉帝的心腹,也会是在未来深受隆誉帝倚重的人。
穆珩本就是隆誉帝年少时的伴读,也深受隆誉帝的信任,按着端王的估计,隆誉帝说不得就是属意让穆珩来主持这次文会,所以他也只不过是提前一段时日将这件事告诉了穆珩而已,还当不得一个“谢”字。
穆珩微微欠身,没再说什么。
他明白端王的意思,但就算端王也是揣摩透了隆誉帝的心思告诉他一声,于他而言,提前的这段时间也足以让他做许多的事了。
在端王府众人的相送之下,姜娆一家登上马车。
马车轻轻摇晃着往前行,姜娆看着将圆姐儿抱在了腿上,方便圆姐儿掀开帘子往外看的穆珩,沉吟了一阵,道:“皇上要归拢这些学子的心?”
哪怕她并不常关心朝中之事,也能看出这一点。
她只是在想,既然知道了这件事,能不能替自家人谋些好处。
穆珩点头,“皇上……已经越来越难以忍耐了。”
姜娆了然。
想想也知道了,自己的天下自己的朝堂,偏还有许多人指手画脚,若这些人之所以多加阻拦是为了这大安朝的安稳,为了大安朝的百姓,那便也就罢了,但事实却是那些倚老卖老的朝臣们只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这换了谁能乐意?
隆誉帝能忍这两年,足以看出他的城府了。
姜娆扬了扬眉,“皇上登基之后不仅大赦天下,还免了一半的税赋,这两年又时不时的发生天灾,想来国库也不丰吧?”
穆珩的目光落在姜娆的面上,“阿妩,你想做什么?”
问的是姜娆想做什么,但语气中却透露着“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身后”这样的意味。
姜娆眨了眨眼,很是俏皮的样子:“姜家承蒙皇家照顾这么多年,自当时时想着替皇上分忧,不如……这次办文会,就由姜家出银子?”
穆珩眼中一亮。
秋闱将至,京城会汇聚多地的学子。
而且,秋闱之后离着明年的春闱也不过是四个来月,冬日里不好赶路,许多举子都会提前进京,说不得秋闱之前就会有许多举子进京。
参加秋闱的学子,参加春闱的举子,这些可都是大安朝的栋梁之材,赶在这些人进入官场之前,隆誉帝这个帝王就先一步将人心给笼络了,还愁这些人将来不死心塌地的为他所用?
毕竟,所有读书人之所以读书,也就是想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更重要的是,就算那些把持着朝政与隆誉帝角力的老臣们看明白了隆誉帝的用意,他们也不能更不敢阻拦。
这些朝臣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住隆誉帝,但不管怎么样,隆誉帝是君,他们是臣,为君者收拢这些未来官场新鲜血液的忠心,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若是还敢阻拦,这岂不是在宣示他们的不臣之心?
没有谁敢这样做。
于隆誉帝而言,这是阳谋。
可想而知,那个被隆誉帝委以重任,主持文会的人,不仅是隆誉帝的心腹,也会是在未来深受隆誉帝倚重的人。
穆珩本就是隆誉帝年少时的伴读,也深受隆誉帝的信任,按着端王的估计,隆誉帝说不得就是属意让穆珩来主持这次文会,所以他也只不过是提前一段时日将这件事告诉了穆珩而已,还当不得一个“谢”字。
穆珩微微欠身,没再说什么。
他明白端王的意思,但就算端王也是揣摩透了隆誉帝的心思告诉他一声,于他而言,提前的这段时间也足以让他做许多的事了。
在端王府众人的相送之下,姜娆一家登上马车。
马车轻轻摇晃着往前行,姜娆看着将圆姐儿抱在了腿上,方便圆姐儿掀开帘子往外看的穆珩,沉吟了一阵,道:“皇上要归拢这些学子的心?”
哪怕她并不常关心朝中之事,也能看出这一点。
她只是在想,既然知道了这件事,能不能替自家人谋些好处。
穆珩点头,“皇上……已经越来越难以忍耐了。”
姜娆了然。
想想也知道了,自己的天下自己的朝堂,偏还有许多人指手画脚,若这些人之所以多加阻拦是为了这大安朝的安稳,为了大安朝的百姓,那便也就罢了,但事实却是那些倚老卖老的朝臣们只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这换了谁能乐意?
隆誉帝能忍这两年,足以看出他的城府了。
姜娆扬了扬眉,“皇上登基之后不仅大赦天下,还免了一半的税赋,这两年又时不时的发生天灾,想来国库也不丰吧?”
穆珩的目光落在姜娆的面上,“阿妩,你想做什么?”
问的是姜娆想做什么,但语气中却透露着“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身后”这样的意味。
姜娆眨了眨眼,很是俏皮的样子:“姜家承蒙皇家照顾这么多年,自当时时想着替皇上分忧,不如……这次办文会,就由姜家出银子?”
穆珩眼中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