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 A-
- A+
隆誉帝登基这几年虽然算得上是风调雨顺,国库比起刚登基时也要充盈一些了,但既然有现成的银子用于赈灾,那不是再好不过的事吗?
更何况,隆誉帝原本就不乐意将这些银子还给各家,现在听穆珩这样一说,又岂有不同意之理?
“明远啊明远,这满朝文武,也就只有你是真的能替朕分忧了。”隆誉帝道。
穆珩微微躬身。
哪怕听到隆誉帝说出这种话,他的面上依然没有任何得色。
隆誉帝定定地看了穆珩一会儿,突然道:“明远,既然这些银子是你追回来的,那去徐州赈灾一事……就交到你的手里吧!”
才入官场不久,就接到这样的重任,穆珩面上却不见任何惶恐之色。
“既得皇上信重,臣自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
说出这些话的同时,穆珩心里却是不由得一叹。
要去徐州赈灾,那岂不是要与阿妩分开很长一段时间了?
赈灾之事交到穆珩的手里,在朝中引起发了极大的震动。
满朝文武都知道穆珩是隆誉帝的亲信,在穆珩中了状元之后,隆誉帝必定会对穆珩委以重任,但在此之前,朝中众臣也只以为,穆珩就算被重用,那也是将来的事。
毕竟,穆珩才入官场两个月都不到。
可谁知道,徐州水患,隆誉帝竟然能将赈灾这么重要的事交给穆珩来办?
此事也引来了朝臣们的一致反对。
至于反对的理由嘛……
赈灾这种事,可操作性太大了,不管被谁得了这差事,腰间那定是要肥上一圈的,这其中有着太多的利益,自然谁都想抓在手里。
再则,穆珩的资历也确实太浅了。
一个初入官场一个多月的人,而且还只是个翰林院的修撰,凭什么一上来就担此重任?
在从六品的时候就被朝中重臣们如此围攻,这只怕也算是破天荒了。
隆誉帝倒是没让穆珩独自承受这么多人带来的压力。
对于众臣的强烈反对,隆誉帝在第二日的早朝上冷笑一声,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穆珩确实资历浅,但他有一点是你们所有人都比不上的……”隆誉帝目光在众臣面上扫过,“他娶了姜家女。”
此言一出,朝中鸦雀无声。
这……
所有人还真是比不上。
朝臣们也知道隆誉帝的意思。
历来赈灾最易发生贪墨,往往朝廷拨下去用于赈灾的银子,最后能用到百姓身上的能有十之一二就算好的了。
朝臣们抢破了头的要去赈灾是为了什么?
为了黎民苍生?
也许有这样什么都想着百姓的官员,但大部分的人绝对是想着从中捞上一大笔。
在这一点上,穆珩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谁让他娶了不差银子的姜家女呢?
也正因为如此,穆珩是所有官员之中最没有贪墨的可能的那个人,如此一来,派他去赈灾,这不正正好能将所有的银子都发挥作用吗?
于是,赈灾之事,最后就这样落到了穆珩的头上。
谁都羡慕穆珩才一踏上官场就担此重任,可想而知,隆誉帝本就想提拔穆珩,缺的就是机会,待此次赈灾回来,穆珩必定能更进一步。
更何况,隆誉帝原本就不乐意将这些银子还给各家,现在听穆珩这样一说,又岂有不同意之理?
“明远啊明远,这满朝文武,也就只有你是真的能替朕分忧了。”隆誉帝道。
穆珩微微躬身。
哪怕听到隆誉帝说出这种话,他的面上依然没有任何得色。
隆誉帝定定地看了穆珩一会儿,突然道:“明远,既然这些银子是你追回来的,那去徐州赈灾一事……就交到你的手里吧!”
才入官场不久,就接到这样的重任,穆珩面上却不见任何惶恐之色。
“既得皇上信重,臣自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
说出这些话的同时,穆珩心里却是不由得一叹。
要去徐州赈灾,那岂不是要与阿妩分开很长一段时间了?
赈灾之事交到穆珩的手里,在朝中引起发了极大的震动。
满朝文武都知道穆珩是隆誉帝的亲信,在穆珩中了状元之后,隆誉帝必定会对穆珩委以重任,但在此之前,朝中众臣也只以为,穆珩就算被重用,那也是将来的事。
毕竟,穆珩才入官场两个月都不到。
可谁知道,徐州水患,隆誉帝竟然能将赈灾这么重要的事交给穆珩来办?
此事也引来了朝臣们的一致反对。
至于反对的理由嘛……
赈灾这种事,可操作性太大了,不管被谁得了这差事,腰间那定是要肥上一圈的,这其中有着太多的利益,自然谁都想抓在手里。
再则,穆珩的资历也确实太浅了。
一个初入官场一个多月的人,而且还只是个翰林院的修撰,凭什么一上来就担此重任?
在从六品的时候就被朝中重臣们如此围攻,这只怕也算是破天荒了。
隆誉帝倒是没让穆珩独自承受这么多人带来的压力。
对于众臣的强烈反对,隆誉帝在第二日的早朝上冷笑一声,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穆珩确实资历浅,但他有一点是你们所有人都比不上的……”隆誉帝目光在众臣面上扫过,“他娶了姜家女。”
此言一出,朝中鸦雀无声。
这……
所有人还真是比不上。
朝臣们也知道隆誉帝的意思。
历来赈灾最易发生贪墨,往往朝廷拨下去用于赈灾的银子,最后能用到百姓身上的能有十之一二就算好的了。
朝臣们抢破了头的要去赈灾是为了什么?
为了黎民苍生?
也许有这样什么都想着百姓的官员,但大部分的人绝对是想着从中捞上一大笔。
在这一点上,穆珩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谁让他娶了不差银子的姜家女呢?
也正因为如此,穆珩是所有官员之中最没有贪墨的可能的那个人,如此一来,派他去赈灾,这不正正好能将所有的银子都发挥作用吗?
于是,赈灾之事,最后就这样落到了穆珩的头上。
谁都羡慕穆珩才一踏上官场就担此重任,可想而知,隆誉帝本就想提拔穆珩,缺的就是机会,待此次赈灾回来,穆珩必定能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