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173章 >  目录

第173章

  
A-
A+
    如今只有十二夫妻俩在苏麻喇姑那边,父皇已经过去了,但没通知他们,他们就只能等着。
    “爷,既然如此,不如咱们抄经为苏麻喇姑祈福吧。”
    耿静晗觉得这是最稳妥的,别人也抓不了你把柄。
    “晗儿这提议甚好。”
    胤禛起身让高无庸把他抄佛经为苏麻喇姑祈福的消息透露出去。
    后院妻妾们不用胤禛特地交代,都自觉抄起了佛经。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七日,苏麻喇姑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苏麻喇姑虽然是康熙尊敬的长辈,敬为祖母,但奴仆出身,康熙予以嫔妃之礼重葬。
    出殡那日,除了老五老十照顾皇太后,十四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
    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皇子们各自回府。
    十二胤祹没走,他道:“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按照惯例,为像苏麻喇姑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
    康熙准了。
    十二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每天一人轮流着给胤祹做伴。
    耿静晗这段时间都老老实实在院子里抄佛经,至于想亲自开奶茶铺,那是不用想了。
    耿静晗自从学了数学之后,把胤禛的账目理顺,条条分明。
    胤禛如获至宝。
    “晗儿教我。”
    胤禛这会连爷都叫挂到嘴边了,变成了勤奋好学之人。
    耿静晗也不藏私,还写下加减法口诀,乘除法口诀暂时不写。
    她列的框框表格一目了然。
    胤禛学会了之后,便给康熙上折子。
    御书房里,康熙正好看到胤禛的折子,当即一愣扫了一下里面内容,还特地看了看胤禛的名字。
    除了洋人,平时大家的折子里都不会出现数字,且就算是洋人的折子,要么是入乡随俗,要么是带翻译的。
    “是老四写的,老四的字。”
    康熙意外的不行,但看着看着眼睛一亮,“宣老四入宫。”
    胤禛早做好了准备,到了御书房就和康熙详细汇报。
    这一天,康熙特别的高兴,留了胤禛用饭,父子俩从大清谈到了西方国家。
    康熙道:“待内务府安排好,你就去户部吧。”
    这是给胤禛换地图了。
    胤禛离开皇宫的时候很高兴,但其它的兄弟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特别是太子,立马就求见了康熙。
    这些兄弟长大了,他虽然还是汗阿玛最宠爱的儿子,可宠爱却越来越分薄了。
    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太子爷心里没法淡定。
    康熙看着太子急赶赶的过来打探,心里又有些失望。
    老四是个能干的,一心办差事,不怕得罪人,入朝这么多年也从不结党营私,一心跟着太子干,是个孤臣。
    从皇帝的立场上来,康熙是真的很喜欢老四这样的孤臣。
    所以康熙把老四给太子,是希望老四辅佐太子,本来一直也好好的,但太子却反而把人给推出去。
    这么久了,太子也没把人笼络回来。
    老四性子倔,固执,康熙也头疼这儿子不会变通,不会讨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