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 A-
- A+
不过听雪阁一众人早就模拟很多遍了,所以经验十足,有条不紊,脚步急而不乱,大家的心也安定不少。
耿静晗生产前喝了一杯灵泉,进了产房后,疼的面色扭曲,紧咬着布团不断的吸气呼气。
胤禛守在产房外,整个人心神不宁,不断走来走去,晃的人眼晕,恨不得有一双透视眼能看到里面的情形。
耿静晗叫出声,他又担心,不出声,他也担心。
那拉氏她们过来,被胤禛赶回去了。
“爷,妾身是嫡福晋,耿妹妹生产,妾身理应留下来。”
那拉氏不肯走,她手里的帕子都绞到变形了,弘晖没了儿子,耿氏这女人却要生产了。
那拉氏在心里双手合十:求求老天爷,一定不要让耿氏再生儿子了,信女愿意折寿十年。
可惜,让那拉氏失望了。
两个时辰后,产房里接连传来了嘤儿嘹亮的声音,“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嘉侧福晋生了三个小阿哥,母子平安,多子多福,王爷和嘉侧福晋福运吉祥。”
那拉氏脸色差点扭曲了,一口老血哽在喉里,差点没有噎死。
耿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啊。
老天何其不公,何其不公啊。
还有她才是嫡妻,是耿氏孩子的嫡母,这些个奴才竟然无视着她。
和那拉氏不同,胤禛看着三个儿子,喜不自胜,“好好,整个王府赏九倍月钱。”
一个儿子赏三倍,三个儿子赏九倍。
整个王府的奴才们一片欢腾了。
整个后院妻妾一片寂静,各种柠檬羡慕嫉妒恨已经不足表达她们的心情了。
怎么就有人如此得天独厚呢。
她们盼一个孩子都盼不来,耿氏就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了。
那拉氏这心里更难受极了,如果是三个女儿都好啊,偏偏三个儿子。
她不想耿氏再生儿子,老天偏偏就让耿氏多子多福。
她折寿十年,老天都看不上。
还有什么比这更难受的。
再想到弘晖那个没保住的儿子,那拉氏心里更加难受了。
从前看不上,不在意,甚至多次都想着尤侍妾落胎小产。
可当庶出的孙子真保不住,儿子又重病的时候,那拉氏就觉得有一个孙子真的太重要了。
报信的到了宫中,康熙都惊呆了。
“三个儿子,老四是最有福的了,兄弟里头一个啊。”
胤禛现在是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可不就是兄弟里头一个吗。
想到糟心的太子,还有老九和十三,以及老八和身后一党,康熙头疼的不行,现在听到了胤禛这边的好消息,脸上总算有了笑容。
“赏,重重有赏,若每个皇子像老四这样省心就好了。”
康熙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弘曆,好似这个孩子入了胤禛的府里,就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了。
梁九功也没傻的去提弘曆,这对万岁爷来说是一个污点,若不是万岁爷不杀子,怕是都活不下来了。
康熙想过把弘曆交给宗室的,但宗室到底不如自己的儿子可靠,他最在意名声的。
于是,有康熙带头,皇太后嫔妃还有一众皇子府,宗室……如流水的赏赐和贺礼入了雍亲王府听雪阁。
耿静晗生产前喝了一杯灵泉,进了产房后,疼的面色扭曲,紧咬着布团不断的吸气呼气。
胤禛守在产房外,整个人心神不宁,不断走来走去,晃的人眼晕,恨不得有一双透视眼能看到里面的情形。
耿静晗叫出声,他又担心,不出声,他也担心。
那拉氏她们过来,被胤禛赶回去了。
“爷,妾身是嫡福晋,耿妹妹生产,妾身理应留下来。”
那拉氏不肯走,她手里的帕子都绞到变形了,弘晖没了儿子,耿氏这女人却要生产了。
那拉氏在心里双手合十:求求老天爷,一定不要让耿氏再生儿子了,信女愿意折寿十年。
可惜,让那拉氏失望了。
两个时辰后,产房里接连传来了嘤儿嘹亮的声音,“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嘉侧福晋生了三个小阿哥,母子平安,多子多福,王爷和嘉侧福晋福运吉祥。”
那拉氏脸色差点扭曲了,一口老血哽在喉里,差点没有噎死。
耿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啊。
老天何其不公,何其不公啊。
还有她才是嫡妻,是耿氏孩子的嫡母,这些个奴才竟然无视着她。
和那拉氏不同,胤禛看着三个儿子,喜不自胜,“好好,整个王府赏九倍月钱。”
一个儿子赏三倍,三个儿子赏九倍。
整个王府的奴才们一片欢腾了。
整个后院妻妾一片寂静,各种柠檬羡慕嫉妒恨已经不足表达她们的心情了。
怎么就有人如此得天独厚呢。
她们盼一个孩子都盼不来,耿氏就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了。
那拉氏这心里更难受极了,如果是三个女儿都好啊,偏偏三个儿子。
她不想耿氏再生儿子,老天偏偏就让耿氏多子多福。
她折寿十年,老天都看不上。
还有什么比这更难受的。
再想到弘晖那个没保住的儿子,那拉氏心里更加难受了。
从前看不上,不在意,甚至多次都想着尤侍妾落胎小产。
可当庶出的孙子真保不住,儿子又重病的时候,那拉氏就觉得有一个孙子真的太重要了。
报信的到了宫中,康熙都惊呆了。
“三个儿子,老四是最有福的了,兄弟里头一个啊。”
胤禛现在是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可不就是兄弟里头一个吗。
想到糟心的太子,还有老九和十三,以及老八和身后一党,康熙头疼的不行,现在听到了胤禛这边的好消息,脸上总算有了笑容。
“赏,重重有赏,若每个皇子像老四这样省心就好了。”
康熙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弘曆,好似这个孩子入了胤禛的府里,就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了。
梁九功也没傻的去提弘曆,这对万岁爷来说是一个污点,若不是万岁爷不杀子,怕是都活不下来了。
康熙想过把弘曆交给宗室的,但宗室到底不如自己的儿子可靠,他最在意名声的。
于是,有康熙带头,皇太后嫔妃还有一众皇子府,宗室……如流水的赏赐和贺礼入了雍亲王府听雪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