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63章 >  目录

第63章

  
A-
A+
    三人回到家,得知家仁被书院最有学问的先生收了,李家人都很高兴。
    当晚就蒸了二米饭,炖了一只野鸡庆贺。
    李家要送孩子去读书是好事,李家也没藏着掖着。
    很快村里人就都知道了,无一不佩服李家人的魄力。
    这几日村里的人隔三差五就来李家说话,都想看看家仁,提前同未来的秀才老爷混个脸熟。
    “家仁啊,到了书院可得好好读书,你生在了好人家,有了出息要回报你奶奶呀!”
    家仁一一应了,李老太见他脸红就撵了他去后院劈柴。
    “这孩子真是孝顺懂事,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老李家的孩子都拿得出手,就最小的家安,也是聪明伶俐!我家二蛋比家安还大,天天就知道调皮淘气…”
    李老太笑眯眯的听着他们夸赞,又给每人抓了几个炒栗子,不时客气几句。
    这时候,村长大叔居然也来了。
    “老嫂子,我家老婆子听说家仁要去县里读书,特意给他缝了个金榜题名香囊。里面放了药材,提神醒脑,晚上读书时候嗅一嗅就不困了。”
    他说这话,就递上一个盒子,里面放了两个深蓝色细布缝制的香囊,绣着金榜题名字样,很是精致。
    李老太赶忙道谢,请村长坐下喝茶,家仁听到动静,也扔了斧头来见礼。
    “咱们村儿以后也有读书人了,家仁这孩子错不了,肯定能给咱清水村争脸!”
    村长大叔拍了家仁的肩膀,喜欢他稳重有礼。
    “那就借您吉言了。”李老太招呼众人重新坐下,想起一事就道。
    “对了,大兄弟,最近几日,趁着家仁还在家,要劳烦您带我们一家子去祭拜一下这院子原来的主人。”
    之前去县城卖鹿茸,李老四就买了半筐的黄纸香烛,这东西放家里不好,要赶紧烧了才行。
    村长愣了一下,转而就一口应了下来。
    “好,明日就能去。”
    “那我让红英今晚就准备东西。”李老太也干脆,这事就定了下来。
    当晚,陶红英用细面做了几个雪白的馒头,又把兔肉蒸熟了码放在碗里,装了两盘果子。
    次日一早,一家人带好东西就去村长家门口等着了。
    村长也带了一些吃食和酒,然后引着李家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原房主无儿无女,去世之后还是村长帮忙埋在了深山里。
    孤零零一座坟包,李家人看的都有些心酸。
    陶红英和赵玉茹手脚麻利的摆放好祭品和香烛,又帮村长把酒倒上。
    吴翠花许是觉得这地儿晦气,根本不肯帮忙,恨不得离八丈远。
    这会儿躲在人群后面,李老二拽都拽不动。
    村长坐在墓碑前,神情悲戚。
    当初在战场上同敌军厮杀,流血流汗九死一生。
    这些都没能让这铁骨铮铮的汉子掉半颗眼泪,现如今却轻易红了眼眶。
    “我这老兄弟,死得憋屈。”
    村长知道村里有人对李家如今的院子说些闲话儿,他怕李家人误会,打算趁这个机会解释一下。
    “当年我们打仗,有敌军夜袭,不少兄弟在营帐里就被抹了脖子。我这兄弟坏肚子去方便,捡了一条命,但也落下了心病,晚上总是睡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