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128章 >  目录

第128章

  
A-
A+
    再讲究一些,加些糖醋盐凉拌。
    这些都是桌子上,下饭的好东西。
    好似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天地间一片生机勃勃,只等秋日丰收了,但老人们心里却有些不踏实。
    包括村长在内,每日都要去田里转转。
    因为,从过了年到如今,一丁点的雨都没下。
    如今田里的墒情,全靠融化的冬雪。
    但天气越来越热,再不下雨,田里就要干旱了。
    不只如此,村外的大河也渐渐浅薄起来。
    有心宽的村民,笑嘻嘻劝着大伙儿。
    “大河是从南边流过来的,南边都种稻子。需要的水多,说不定把水都分去了。”
    这说法,安抚了不少人。但老人们还是觉得不妙,却不好多说。
    李老太背了孙女,也会每日到河边溜达一圈儿。
    佳音做个样子,从小院拿了两次鸭蛋,让奶奶明晃晃的用衣襟兜回去。
    毕竟家里没人捡鸭蛋,却隔三差五的吃咸鸭蛋。怎么想来都有些诡异…
    佳音也皱着小眉头,有些犯愁。
    自家地里的庄稼苗,她看过了,同村里一般,不算好也不算坏。
    但对比空间那五亩地,就有些不够看了。
    今年,也许真的不是好年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人觉得不对劲了。
    因为热的太吓人了!
    往年这个时候,还要穿外衫,但今年淘气小子们已经光着脊背了。
    节气好似足足提前了一个多月,而雨还是一滴都没落下…
    这一晚,李老太躺在孙女身边,一边摇蒲扇一边叹气。
    “福妞儿啊,你说今年是不是不好啊?”
    “啊。”
    佳音热的扯着小肚兜儿,也是烦躁。
    长的太胖,这时候可看出缺点了。
    她的腿弯股沟,都是汗珠子。已经长了湿疹,痒的不舒服。
    李老太难得没看出孙女难受,继续犯愁。
    “这可怎么办呢,家里这么多地呢。若是旱灾,收不到粮食可就坏事了。”
    “啊,啊!”佳音想说家里赶紧囤粮。
    但她不会说话啊,只能从空间里拿出一把高粱。
    这还是当初偷的种子,剩了这么一点儿。
    老太太生怕扎了孙女,赶紧起身收拾。
    末了握着这把高粱想了想,她又摸出了钱匣子。
    家里人多,吃饭多,赚钱也不少。
    留出二十两备着急用,其余能动用的,还有五十两出头。
    这时候开始屯粮,起码要买够家里人吃一年的粮食,做好秋日时候颗粒无收的准备。
    坚持到明年春天,野菜出来,才能松口气。
    李家老少十几口,加隔壁六个老爷子。就是一日两餐,七分饱,也要两千多斤粮食…
    这五十两买最便宜的高粱,也是勉强。
    佳音舍不得奶奶犯愁,赶紧往她怀里挤,想要奶奶别担心,还有她这个坚强后盾呢。
    果然,老太太抱了孙女在怀里,勉强安心一些。
    有孙女这个宝贝疙瘩在,关键时候总不能让家里饿死人吧?
    但该做的打算还是要做,不能都指望孩子。
    第二日一早,吃了饭,李老太就喊了老二和老三,还有陶红英和赵玉茹。
    “我瞧着这天气不好,今年怕是要大旱。村里人家都有去年留下的口粮,就咱们家没有。我想着,还是要进城多买点儿粮食回来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