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2355章 >  目录

第2355章

  
A-
A+
    南下的关卡不少,两只船没有货,只有几百老少妇孺,实在太扎眼了。
    但家里的几只货船一起随行,把人手都分散开来,就合情合理了。
    因为众人走得急,家里货船要装货,就落后了一日,明日中午才能赶来汇合。
    家安和猫哥儿、智敏、修杰、郭文浩都没闲着,帮着侯府护卫负责两条船的巡守,防备外人的窥探,或者有小娃娃不懂事跑下船。
    家欢接手了后仓,负责采买和众人一日三餐。
    刘镖头带人坐小船,飘在外边,等着接应家里的货船。
    蒋先生则带着学童们继续读书,他教学也不死板,从不照本宣科。
    像这个时候,他会指了船外的县城,给孩子们讲解县城的历史,出过什么人物,有什么特产……
    而船后的荫凉之处,陶红英和婉儿等妇人在做针线,说闲话儿。
    吴大娘始终脸色不好,她明明和老头子商量好要留在村里,老头子也答应了,哪里想到他居然骗了她!
    陶红英听着吴大娘喘气又粗了几分,赶紧同侄媳妇递眼色。
    婉儿会意,就扯了手里的针线问吴大娘,“大娘,您看看,我给圆圆绣的这个肚兜,怎么这只鸟越绣越像一只鸭子呢?”
    吴大娘擅长刺绣,也喜欢刺绣,低头一看,立刻应道,“你这绣线的配色不对,而且边缘绣的多了。”
    说罢,她就接过来,帮忙改了一下。
    婉儿在旁边笑着夸赞,“大娘真是厉害!先前我就极羡慕蕙娘婶子,她家龙凤胎的衣裤多半都是大娘缝制的,简直是件件精致。
    “只不过,蕙娘婶子带孩子去泉州也有许久了,两个孩子如今肯定长了不少,原来的衣裤怕是穿不下了。”
    陶红英立刻接口说道,“这有什么关系,再有几日咱们就到了。有大娘守在身边,两个孩子还能缺了新衣衫啊。
    “蕙娘几乎每日都说想大娘呢,突然见到大娘到了,不知道要多欢喜。”
    果然,吴大娘想起干女儿和外孙外孙女,神色好了很多。
    “南边水土养人,两个孩子怕是长了不少吧?也不知道记不记得我这个姥娘了?”
    陶红英赶紧说道,“那肯定记得啊,小孩子最聪明了。谁对他好,他们就跟谁亲。要知道他们可是大娘自小养大的,怎么可能忘!”
    其余妇人也说起一些养孩子的趣事,慢慢的气氛就热闹起来。
    陶红英悄悄松了一口气,低头做起了针线。
    她本就不擅长,心里又惦记家里,越发把手里的半条裙子缝的乱七八糟了。
    还是婉儿默默把针线接了过去,然后把儿子放到了婶娘的怀里……
    世事无常,没人能知道下一瞬会如何。
    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做到自己能做的,从容面对那些做不到的……
    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人都在奔忙。
    西南边关,城池中间有座最大最气派的府邸。
    府邸里住着世代镇守边关的卢家老少,卢老将军异姓封王,足可以说明军功赫赫,忠心不疑。
    即便年纪已经将近五十,他依旧每日披挂整齐,带人巡守边防,兢兢业业,从不肯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