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 A-
- A+
昨天他们一家把那个院子收拾了一下,别说,这院子真挺好的,只要把屋顶盖上就能住了。
等以后有条件了,再盖两间西屋,就和他们以前的房子差不多了。
石头自己家有了着落,心里又开始挂念永昌和文秀嫂子他们了。
也不知道他们到西北了没有?人是否都平安?有没有找到落脚点?
他不知道的是,被他挂念的一行人,现在正栽红薯呢。
“永昌叔,文才叔,你们照我这样栽就可以了,要把苗平着放,这样结的红薯才多。”
李云泽正在指挥他们种红薯,这是他昨天晚上在空间里跟叶雨桐学的。
永昌和文才还有几个妇女慎重的点点头,小心的把地瓜苗栽到他们前几天挖好的垄里。
叶雨桐看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着急的很,这样栽,要栽到什么时候了?
她抓了一把地瓜苗,示范给他们看,“永昌叔,你们那样栽太慢了,像我这样,往土里一按就好了。”
几个大人看她手脚麻利的一按一个,没一会儿,一大把红薯苗就栽完了。还栽的又快又好,和平安刚才教的一样。
永昌问道:“桐桐,你怎么也会栽红薯?是平安教你的吗?”
叶雨桐摇摇头,“没有啊,他刚才说的时候我在旁边听了一下,这不很简单吗?”
几个大人沉默了,刚才怕几个孩子给栽坏了。
他们都不准孩子们过来,没想到笨手笨脚的竟是他们自己。
李云泽笑着道,“永昌叔,你们不用那么小心,这红薯很耐活,不像别的庄稼那么娇气,放到土里按一下就可以了。”
“唉,好好,我们知道了。”
巧儿拿着两个鸡蛋,喜滋滋的从鸡圈里出来。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蛋,看了看手里的两个鸡蛋,有一个是双黄的,有一个是单黄的。
婶子说了,单黄蛋的让胡奶奶孵小鸡,双黄的就吃掉。
昨天婶子让她拿了四个双黄蛋给胡奶奶,让她煮鸡蛋汤,给大家补身体。
那鸡蛋汤可好喝了,胡奶奶还放了很多嫩野菜,煮了一大锅,都被他们全部喝光了。
巧儿跑到临时搭建的灶房,把那个单黄鸡蛋拿给她,“胡奶奶,你看这个鸡蛋可以孵小鸡吗?”
毛蛋奶奶仔细的看了几眼,笑呵呵的说:“可以,可以,肯定给你孵个小鸡出来。”
巧儿又把那个双黄蛋给她:“胡奶奶,这个是双黄的,婶子也让我拿给你。”
“好,我先放起来,多攒几个,到时候还给你们煮鸡蛋汤喝。”
巧儿乖乖的点了点头,就坐在灶门口和小燕一起帮着烧火。
大家忙活了一天,才把土豆和红薯全部种下去。
一百多斤红薯发出来的苗,种了差不多五亩地,土豆种了一亩左右,旁边是大家种的高粱。
看着刚种的几亩地,大家心里都满怀期待,如果秋天能收些粮食,那他们今年就不用愁了。
他们这段时间做了不少的砖胚,也干的差不多了,永昌和文才就准备开始盖房子了。
他们俩盖房子虽然不是很内行,但乡下人什么都会一点,几间土房子倒难不倒他们。
等以后有条件了,再盖两间西屋,就和他们以前的房子差不多了。
石头自己家有了着落,心里又开始挂念永昌和文秀嫂子他们了。
也不知道他们到西北了没有?人是否都平安?有没有找到落脚点?
他不知道的是,被他挂念的一行人,现在正栽红薯呢。
“永昌叔,文才叔,你们照我这样栽就可以了,要把苗平着放,这样结的红薯才多。”
李云泽正在指挥他们种红薯,这是他昨天晚上在空间里跟叶雨桐学的。
永昌和文才还有几个妇女慎重的点点头,小心的把地瓜苗栽到他们前几天挖好的垄里。
叶雨桐看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着急的很,这样栽,要栽到什么时候了?
她抓了一把地瓜苗,示范给他们看,“永昌叔,你们那样栽太慢了,像我这样,往土里一按就好了。”
几个大人看她手脚麻利的一按一个,没一会儿,一大把红薯苗就栽完了。还栽的又快又好,和平安刚才教的一样。
永昌问道:“桐桐,你怎么也会栽红薯?是平安教你的吗?”
叶雨桐摇摇头,“没有啊,他刚才说的时候我在旁边听了一下,这不很简单吗?”
几个大人沉默了,刚才怕几个孩子给栽坏了。
他们都不准孩子们过来,没想到笨手笨脚的竟是他们自己。
李云泽笑着道,“永昌叔,你们不用那么小心,这红薯很耐活,不像别的庄稼那么娇气,放到土里按一下就可以了。”
“唉,好好,我们知道了。”
巧儿拿着两个鸡蛋,喜滋滋的从鸡圈里出来。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蛋,看了看手里的两个鸡蛋,有一个是双黄的,有一个是单黄的。
婶子说了,单黄蛋的让胡奶奶孵小鸡,双黄的就吃掉。
昨天婶子让她拿了四个双黄蛋给胡奶奶,让她煮鸡蛋汤,给大家补身体。
那鸡蛋汤可好喝了,胡奶奶还放了很多嫩野菜,煮了一大锅,都被他们全部喝光了。
巧儿跑到临时搭建的灶房,把那个单黄鸡蛋拿给她,“胡奶奶,你看这个鸡蛋可以孵小鸡吗?”
毛蛋奶奶仔细的看了几眼,笑呵呵的说:“可以,可以,肯定给你孵个小鸡出来。”
巧儿又把那个双黄蛋给她:“胡奶奶,这个是双黄的,婶子也让我拿给你。”
“好,我先放起来,多攒几个,到时候还给你们煮鸡蛋汤喝。”
巧儿乖乖的点了点头,就坐在灶门口和小燕一起帮着烧火。
大家忙活了一天,才把土豆和红薯全部种下去。
一百多斤红薯发出来的苗,种了差不多五亩地,土豆种了一亩左右,旁边是大家种的高粱。
看着刚种的几亩地,大家心里都满怀期待,如果秋天能收些粮食,那他们今年就不用愁了。
他们这段时间做了不少的砖胚,也干的差不多了,永昌和文才就准备开始盖房子了。
他们俩盖房子虽然不是很内行,但乡下人什么都会一点,几间土房子倒难不倒他们。